春节临近,每个人都想为来年开个“好头”,于是理发店的生意开始红火起来。50元只配剪刘海、80元仅够理寸头……你是否注意到,剪发定价动辄大几十、上百元,烫染甚至千元起步,不知何时起理发却成了略显沉重的“奢侈品”股市配资杠杆比例,一套完整的洗剪吹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直呼:理不起发了。
避不开的理发,停不下的涨价
几年前,在理发店十几元就能剪个头发,不到一百元也能烫个卷或者染个色,而如今,理发越来越贵,已然是整个行业的趋势。随着中国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,美容美发行业已经成为继房地产、汽车、旅游、通讯后,居民的第五大消费热点。尤其是临近春节,美发、美甲、美睫等“爱美”行业,相关服务的价格似乎都在水涨船高。“春节期间会员价28元变58元,非会员40元变80元。”春节假还没放,已经在常去的店里“享受”到了“春节价”。
据统计,2020年,美发平均客单价为女性137元,男性95元。如果身处一线城市,这个价格可能要翻番。调查显示,2021年新一线和二线城市的美容美发门店,平均客单价分别达到了263.1元/位和260元/位。到2022年,在媒体的统计中,深圳成为一线城市中美发门槛最高的城市,市内最受欢迎的20家理发店的平均消费价格为775.3元,就算是价格最亲民的广州,人均消费价格也达到了482.5元。
Tony变“总监”,理发价格翻番
美发店里的“职务”花样繁多,每到一家店里,里面发型师的称谓就各种各样,尤其有各种“总监”。从普通美发店到连锁美发店,发型师有店长、总监和设计师之分,总监又分为不同的创意总监、首席总监等。
这些不同的称谓都有啥不同?一位有着7年剪发经验的发型师表示,品牌店很重视总监之间的区分,不同的职位对应不同的理发价格。店长的经验最丰富,客源最广泛,他们的价格一般是最高的;而总监可以管理普通的发型师,他们其实和店长差不多。
据介绍,总监发型师级别多由商家内部判定,各店根据发型师的工作时间、客户与老板的认可度等方面进行划分。如果想要更快地晋升,他们还要外出参加培训,一位理发师外出培训两次至少得一两万元,公司出一部分,个人出一部分,这些培训费最后也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,因此级别越高价格越贵。
Tony们无心理发,一心办卡
“存五百块打八折,一千块打七折,三千块打六折,五千块打五折”。现在的大多数理发店主攻“办卡”业务,一次付费就可享受折扣、减少支付次数等麻烦,店员精湛的推销话术不停地在耳边萦绕。
高价格并没有换来更优的服务质量,除了理发效果让顾客感觉像“抽盲盒”之外,模糊定价、捆绑消费等乱象正弥漫于理发行业,许多理发店更注重营销技巧培训,而不重视理发技艺培训,本来应该靠手艺吃饭的理发师将更多心思用在研究顾客的消费能力、性格脾性上,学习各种“劝卡”话术。
据了解,理发师们根据销售业绩提成,每推销出一张会员卡,就可以获得实收金额约9%的销售提成,顾客的实际消费又能带来21%左右的“实做提成”。我们来算一道数学题,一张面值2000元的会员卡,以五折售出,实收1000元,Tony能从中提成90元。等客户下次来时,用会员卡消费,以卡里的50元,抵扣了价值100元的洗剪吹服务,那么实际提供服务的发型师提成10.5元。如果顾客选择了最便宜的28元洗吹,实做发型师的提成不过3元。这就是为什么Tony们越来越无心理发,一心办卡。
洗剪吹为何这么贵?行业乱象需监管
人力、房租成本是理发店门店经营的主要成本。据媒体报道,有理发店老板透露,三名员工:一个造型师、一个助理、一个学徒,这部分的人力成本在1万元左右;年租金近10万元,月租金成本8000元左右。假设一名普通的发型师月薪为5000元,按照一个月上25天班计算,每天的支出在200元。加上房租等其他成本,一个发型师每天应该创造400元的营业额,才能覆盖成本。以每天剪十个头计算,每个头的平均定价就需要40元。
企查查数据显示,近几年“理发店”相关企业注册量持续走高,其中2018年-2020年期间一共注册了52.9万家企业。2021年前8个月共注册了11.5万家企业。理发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,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,人力成本越来越高,以及为了满足消费者更好的服务体验,理发店定期装修或升级设施,多重因素下,理发变得越来越贵。
涨价要适度,想要杜绝美发行业乱收费、诱导消费等乱象,需社会各方面积极配合。美发行业应当加强行业规范,自觉抵制营销乱象股市配资杠杆比例,积极建立行业准入资格考核制度;从业人员应当经过专业、全面的培训,并接受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,加强自律;最为关键的一点,相关市场监管部门需要加强监督管理,及时纠正行业“刺客”乱象,对预收款和诱导消费等细节性问题,尽快出台相应的规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