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月19日杠杆炒股开户,上海博物馆备受瞩目的“对话世界”文物艺术大展系列第四展——“金字塔之巅:古埃及文明大展”将于上博人民广场馆正式向公众开放,并持续展出13个月。
本次展览由上海博物馆联合北京大学、上海外国语大学的专家团队自主策划,通过“法老的国度”、“萨卡拉的秘密”和“图坦卡蒙的时代”三个主题,分别展出共492组788件古埃及文明不同时期的历史文物,其中95%以上的文物为首次来到亚洲,又被称为“全球最大规模、亚洲最高等级的古埃及文物出境展”。
正值暑期,上博门票抢手。界面文化记者提前抵达上博,为读者揭开“法老的国度”的神秘一角。
中埃双重视角审视古文明
本次展览以“文明的对话”为主题,最大亮点是埃及与中国的对比。展览首席策展人、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颜海英介绍到,“法老的国度”展厅不仅展出了涵盖社会制度、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古埃及文物,还呈现了若干中国文物,“这场由我们独立策划的展览,亮点之一便是中国文物和埃及文物的穿插展示与对比,将中国视角和古埃及视角结合起来,更好地让观众以古文明后代的视角来观看和理解历史。”
本次展览花费不少篇幅讲述了古埃及的智慧神——托特(Thoth),古埃及盛行着一个与古代中国相同的理念——“万般皆下品,唯有读书高”,要想做官,数学、天文学、地理等方面的知识都要学。“学生们可以来这里拜一拜智慧神了,”颜海英笑着说道。
在彩绘石碑与古埃及文字展区,颜海英提到一桩往事:中国清朝大臣端方在出洋考察时初见古埃及石碑,便购买回来,用金石学的方法制作复制品、拓片,并模仿古埃及石碑的图案和铭文进行创作,表现出了对同类古文明的强烈好奇与欣赏。颜海英还提到了中国第一个埃及学博士夏鼐先生的《埃及古珠考》,认为这是中国对古埃及文明探索中难以超越的巨作。未来,中国对于古埃及的研究只会走向更新的突破与更深入的合作,他说。
“法老的国度”见证古埃及变迁
“法老的国度”展厅面积约1500m²,从史前到希腊罗马时期的埃及文明版图在此徐徐展开。这场跨越将近3000年的文明之旅,从古埃及人的宇宙观开启,沿着埃及历史文明中的神圣王权、贵族群体、工匠技艺、文人生活、信仰世界和墓葬习俗等脉络,向观众揭开古埃及文明的神秘面纱。
步入展厅,穿过古埃及与古代中国的历史对照表,“故事从圆形展台就开始了,首先是古埃及人的宇宙观,”颜海英介绍说,在这一部分,观众将看到装饰陶器、神像雕塑和古埃及饰品等系列文物,一窥古埃及神权与王权信仰的诞生和森严的等级制度。
展览中一件雕刻为蛇形的护身符十分引人注目。古埃及人信仰神创造世界及其秩序,动物作为自然秩序的缔造者之一,也成为了古埃及人信仰的神,展览中的蛇形护身符便是古埃及人对神佑大地观念的推崇。据颜海英介绍,本次展览的文物品类丰富,既有超1吨的雕像和石碑,也有如蛇形护身符一样精美的小型文物。
离开圆形展区,古王国王权的神秘光环伴随着中王国时期古埃及的分裂-统一而消逝。中王国(公元前2686-前1650)时期的国王以重建秩序为己任,阿蒙涅姆赫特三世(Amenemhat III)的雕像最具那一时期国王雕像的特征:愁苦脸。据颜海英介绍,中王国时期的国王雕像主要体现衰老和忧国忧民的形象特征,以展现其治国上的殚精竭虑,这是笼络民心、巩固王位的措施之一。
新王国时期,雕刻艺术逐渐趋于成熟,不同于以往端庄、威严的国王雕像,新王国时期的雕像更凸显优雅、柔和与精致。这一时期,古埃及最早的女性神职——阿蒙神妻也出现了。随着祭司集团的壮大,王室设置了阿蒙神妻这一职位,并任命王室女性担任,掌握着神庙中部分财权和人事任免权。阿蒙神妻成为阿蒙神最高女祭司的头衔,也暗示着王室与祭司集团之间的权力博弈。
古埃及文明的重要特点之一是信仰来世与永生,墓葬文化也成为本次展览中的重要环节。本次展览的古埃及贵族雕像不仅是精英阶层身份的象征,且多用于死后的供奉仪式,上面通常刻有人名、头衔和祈祷文,确保墓主在现世和来世都获得“永生”。
“法老的国度”展厅还呈现了观众熟知的古埃及木乃伊面具、亡灵书、人形棺杠杆炒股开户,以及希腊罗马时期出现的肖像画,精美肖像画的出现也象征着古埃及进入了文化交融的“双面社会”。